|
|
医院不要盲目追求大 |
作者:  来源:  发布时间:2011-11-28 |
昨日的论坛上,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主任梁万年演讲的议题是:卫生改革与发展。作为医生出身的他,对好医院、好医生、医院管理有着独到、系统的认识。对于医改,梁万年在演讲中也透露了几个方向,比如实行首诊负责制、支付方式预付制,强基层、保基本、建机制等,梁万年同时呼吁医院在现有的环境下要主动变革,而不是诅咒改革、害怕改革。 ■大医院应实行首诊医生问责制 梁万年觉得一家好医院应该有如下标准:首先是医生去行政化。他表示,一家医院的层次设计太多,难免官僚化,由于最基层与最高的领导层隔得太远,政令传达不畅。“今后大医院的管理体系一定是扁平化,单个科室的职责逐渐淡化,而是实行首诊医生问责制,在服务提供上各个科室一同合作。” 在梁万年看来,医生和护士是医院管理者的上帝,只有管理者让他们满意,才能最终让病人满意。“现在的制度出得了‘将’出不了‘家’,像钟南山、韩济生这样的‘家’会越来越少,为什么,因为知名的医生每天都在开刀或者开药,都局限于技术层面,而不是科学层面。自己做调查和思考的时间太少了,怎么做科学研究?”梁万年表示,在技术层面上,名医的差距都不大,最大的差距在人文精神和沟通方面,医院有名医,才能树立品牌。 ■大医院别把精力花在治一般病 梁万年表示,现在的医院管理者一听到改革就排斥或诅咒或害怕,其实,在改革中有很多认识上的误区,首先速度是关键,变革也讲时机和速度;其次,大与强不是一回事,医院不要盲目追求大,规模变大了,质量安全有可能出现问题。大部分病人涌向大医院,大医院盲目扩张,这是不对的,而应该“强基层、保基本、建机制”,让很多的病人能够在基层医院就能享受医疗服务。再次,多与好也不是一回事,并不是大医院的病人越多越好,大医院的职能应该侧重看疑难病症和从基层医院转症过来的病人,大医院不应该把精力花在治疗一般疾病上,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。今后大医院应该探索纵向合作,即与基层医院的合作。 什么样的医生是好医生?梁万年表示,现在的好医生要有“五星级”,即除了有效的医疗职能外,还要有效的沟通职能,有效的健康管理职能,有效的健康理财职能,有效的健康教育职能。 “总之,留住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最重要的,现在医院出现问题,如同出现漏水了,一般的解决方法是找水,医院会开发新客户、新项目,殊不知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找到漏洞,把它堵住。”梁万年表示。
|
|